養羊讓我致富忙
家住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甘棠鎮大營村麻窩組的吳道君近特別忙,因為他家的羊已到了陸續產仔的季節。
當記者來到他家的時候,他還正在圈舍里忙得不停,一會兒給羊喂飼料,一會兒又在圈舍里細心觀察……看到記者在旁邊一直等他,他則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感嘆道:“真不好意思,養羊讓我致富忙啊!” “現在我家有185只羊,價值25萬元,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,每天都是忙得不可開交,讓羊群給纏住了,都沒時間去外邊旅游一下。”吳道君開心地“抱怨”說,2010年他踏入養羊這一行,從初的3只到如今的185只,用了6年的時間,通過自力更生、不等不靠,實現了脫貧目標。
吳道君說,他所養的羊是黑山羊,這種羊具有比普通品種的山羊繁殖率高、生長發育快和肉質好的特點,“黑山羊一年可以產兩胎,非常適合山區養殖,市場前景非常好,根本不愁賣。” “作為一個農民,剛開始搞養殖業確實也沒多少本錢,都是靠著繁殖一批,賣幾只的方式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。”吳道君說,不過這種方式特別適合散戶養殖,既規避了風險,也能壯大規模。
今年51歲的他,在沒有接觸養羊之前,一直是靠在外邊打零工為生,妻子則在家種了幾畝薄地,加上那會兒還有兩個孩子在讀書,日子過得是緊巴巴的。
后來,隨著年齡慢慢大了,體力也跟不上了,他便尋思著另外的掙錢門路。“2010年的時候,在朋友的建議下,花了3400元從金沙縣買了一只公羊和兩只母羊。”吳道君說,事后他有些后悔,總覺得花了大價錢不劃算,但現在看來他的選擇完全正確。
在此之前,吳道君根本沒有養羊的經驗。決定養羊之初,他專門買來養殖方面的書,從消毒、防疫、喂養到圈舍的布置等方面進行摸索,如果有書上看不懂、理解不了的就去縣農牧局找專家咨詢,這樣一來二去,不僅和農牧局的專家成了朋友,而且慢慢地掌握了基本的養殖方法。
為了提高羊的品質,吳道君一般都是采取上山放養的模式,他把圈舍修在了自家屋后的一片山腰空地上。同時,也為了方便管理,在羊圈隔壁存放雜物的房子里,他還安放了一張單人床,過起了與羊為鄰的生活。
每天早上7點鐘,吳道君準時起床,在洗漱之前,先給羊喂一些飼料,然后把羊群趕到山上,開始了一天的生活。他中午回來吃一次飯,到傍晚時,再把羊群趕回來……就這樣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雖然累但也快樂。
剛剛過去的2015年一年,吳道君就買了54只羊,收入7萬多元,而且通過這些年養羊,還在貴陽買了房子……如今,吳道君的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家,家里就剩他們夫妻倆,除了日常生活外,基本沒有大的開銷。
自從吳道君發了“羊”財后,吸引了附近不少群眾前來參觀學習,“現在我的名氣大了,大家都知道我在貴陽買房的事情了,紛紛羨慕不已,就連周邊鼎新鄉的人都跑來要看看。”吳道君按捺不住興奮地說,每次我都會提醒他們,只要人勤勞,就能脫貧致富。
吳道君告訴記者,自從他養羊以來,一切都還順利,基本沒有發生大的問題,“只要平時注意圈舍的通風,及時清掃地面,做好防疫,就基本沒事了。” “
現在的國家政策好啊,只要搞養殖縣農牧局都會免費發放藥品、消毒器具和碎草機,這些都可以給我們解決一部分負擔。”吳道君說,對于今后,他特別想繼續擴大規模,成立個合作社,發動周邊的群眾都來搞養殖,到時候他義務做技術指導,好讓大家一起擺脫貧困,達到共同富裕。